» 环境生态社区
» 绿韵书友会
![]() ![]() ![]() |
| ||||
|
作者 | 与王立群教授谈《每周工作四小时》 | |
liuzhuosong
![]() 无敌圣者 ![]() ![]() 爱好: 发贴: 188 积分: 51 状态:
离线
E豆: 0 个 下载币:0 B ![]() |
第1210997456楼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下午两点,论坛开讲,王教授以对仗的语言自嘲到:自打去中央台开讲《史记》,已经是忙得身不由己,所幸还没有言不由衷。 谈到《每周工作四小时》一书,王教授说:这个书其实涉及到生命的本体的哲学问题。 对于这个哲学问题,以风趣为主的论坛上不便展开。我在送教授返回书市中心会场的路上,得以稍作解说。 “《每周工作四小时》诞生在美国那样一个以个体为本的文化价值体系中,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注重群体的体制,要实现这个梦想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王教授说。 我戏言到:“王老师讲到生命本体,我把这个话题做一个注解,就是‘生命的所有制’的问题。就是我们的生命是属于谁所有的?美国人的生命是个人所有制,我们的生命是国家所有制。” 我想,在生命个人所有制的地方,人们才会如此珍惜自己的生命,并如愿以偿地经营自己的生命。《每周工作四小时》就是作者经营出来的自己的生命特色。 由此回忆起思想解放的80年代,好像是《新华文摘》上曾经登过一篇文章,叫做《重建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》,文章指出,马克思不是简单地用公有制否定私有制,而是建立更高一级的个人所有制。——感谢伟大的互联网,写到这里,我上网一查,就有“重建个人所有制”,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第1卷第24章第7节《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》中指出:“资本主义的私有制,是对个人的、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。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,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。这是否定的否定。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,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,也就是说,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,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。” 2008年5月15日《文摘报》报道,成都天府软件园有一群26到38岁之间高科技高薪族,这群幸运儿的共同的不幸是:他们不是稼不出,就是娶不到。原因之一,是他们很忙,而且是跟电脑忙在一起,自然忙不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。与笔者的思考相关的是,报上说“公司反对搞办公室恋情,怕影响工作。”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“家长老师反对学生早恋,怕影响学习”之类的不证自正(无需论证,自然正确)的教条。在生命个人所有制的国度,这样的“反对”没有存在的理由,它已经侵犯了个人的基本人权。 早在40年代,费孝通先生曾经著有《美国与美国人》,其中有一章专讲美国的男女关系,作者在谈到自愧不如的美国男女之间的狂野浪漫之后说: “我们若羡慕别人生活丰富,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,也许还不是学人家的狂,而是造下一个可以狂的环境要紧。” 《每周工作四小时》在中国的引进发行,其意义也不仅在于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某些工作减负的技巧,财富增长的诀窍,更在于提醒我们思考,思考如何造就一个让人更加幸福如意工作的环境。 假如我们思想更放开一些,还可以进一步思考:当中国变成世界工厂,即使我们可以工作四小时而赢得了享受的时间,我们还有哪些可以心旷神怡的空间? [原创]浙江单位需环评师,不出场,地区不限
|
话题树型展开 |
人气 | 标题 | 作者 | 字数 | 发贴时间 |
1550 |
![]() | liuzhuosong | 1300 | 2008-05-17 12:10 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![]() ![]() ![]() |